1、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加入普及垃圾分类和可循环利用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媒体具有社会责任,作为政府也有能力利用各类媒体资源,包括电视、广播、报刊资料等,有效地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普及垃圾资源的再利用知识教育,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的归类知识的宣传教育。
2、以街道和社区为单位,培训宣传人员,进行垃圾分类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社区居民点是各类家庭残余生活垃圾,包括厨余垃圾、电子垃圾、废纸电池、塑料等的最重要集聚地,垃圾分类也最复杂。对广大居民,特别是年龄偏大、居住分散的社区居民而言,知识的匮乏和分类不当的现象最为集中。有些居民对一些新闻媒体和电视频道有所偏爱,媒体报纸等不能完全覆盖,因而,从街道和社区入手,是解决普及垃圾分类知识的重要场所,必须加强。
3、在中小学教育中,增加专门的垃圾分类、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内容。垃圾分类要从娃娃抓起,这是国外特别是日本的成功经验之一。中小学教育中垃圾分类、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知识是解决垃圾分类和资源利用的根本环节。据了解,日本小学的环境教育,就是从垃圾分类做起的。这些学生回到家和在社会上也是很好的普及宣传员和监督员,将对家庭及周围人员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知识教育,使得整个社会逐渐形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4、其它配套与辅助措施。除了上述具体措施外,其它国际上很好的经验都可以借鉴。例如,1)分步实施逐渐完善推广,先行赠送分色垃圾袋(如,绿色为可循环垃圾),袋子上印制类型标志;2)继续普及“绿色账户”回收,市民可以将家中废弃的可回收垃圾用以兑换积分,换取现金;3)健全垃圾分类回收制度与监督机制,确保垃圾分类回收的逐步推广和加快实施。
垃圾分类势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从教育抓起。
我们接受教育的年代没有垃圾分类的概念,所以我们要养成垃圾分类的意识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精力。很多老百姓无法理解垃圾分类的好处,无法看到长远的未来。所以,从现在开始要从幼儿阶段就要开始贯彻垃圾分类的知识、概念。作为祖国的未来,小孩子的思想往往可以影响家里的家长。使家长也能够从了解国家的良苦用心。
完善法规。
垃圾分类目前在中国绝大多数地区都没有法律法规约束,为了省事,不会去刻意做好垃圾分类处理。今后要有法规约束,做不到就要接受处罚。
完善设施。
即使是老百姓都做好了垃圾分类,设施设备的不足使得垃圾分类变成了形式主义。比如各校区各楼是否都有垃圾分类的收容设备?有没有分类桶?有害垃圾及可回收垃圾有没有保护措施?而在垃圾分类试点城市的上海,早有居民投诉说自己辛辛苦苦做了垃圾分类,但是垃圾压缩车并没有分类,还是把所有类型的垃圾压缩在一起运输走。完全变成了形式主义。要坚决杜绝这种现象发生。
做好宣传工作。
以社区为单位、以企业为单位从上而下的推行垃圾分类,做好基础垃圾分类的培训教育,做好垃圾分类的讲解,贯彻垃圾分类的意义。多举行有奖类的活动,充分调动“社区大妈”的积极性。使所有人参与进来。形成产业链。造就一批新型产业的龙头企业,让市场敏锐嗅到风口,参与进来。完善垃圾分类的管理、收运、治理等产业链,做到有利可图。
PREV: 餐厨垃圾的几种处理方法
<NEXT: 275 元/吨!东海县餐厨废弃物处理 PPP 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