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区临湖镇20多个垃圾分类“三定一督”小区每天产生10吨餐厨垃圾。这些餐厨垃圾经过生产线处理,可生产出3吨多有机肥料……
位于吴中区临湖镇的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基地,是国内首个环太湖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示范中心,这里正着力打造城乡有机循环、绿色发展典范。
只要七天餐厨垃圾变有机肥
走进环太湖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示范中心,来到硕大的钢结构厂房,房顶密布的管道整齐有序。两侧的生物发酵干化设备、筒仓反应器、密闭槽式堆肥反应器等大型设备依次排开。满眼的蓝、白、绿主体色彩。干净、清爽,是留给参观者的第一印象,很难将这里和垃圾处理联系起来。
“目前这里有两条生产线,一条专门处理餐厨垃圾,另一条处理蓝藻、秸秆、水草等。”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循环研究院(苏州)常务副院长俞仕福介绍说,示范中心生产环境友好,废气废水完全可控,采用的是负压厂房,可以对有机废弃物进行高效协同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转化生产出有机肥、栽培基质和土壤调理剂等产品,实现了有机废弃物“零”废弃,不出镇、不入河,达到资源回收,减少环境污染。
生产线“吃”进去的是有机废弃物,经过分拣、压榨、油水分离、生物干化、好氧发酵等处理,“吐”出来的是有机肥料。“转换”原理听起来很简单,就是让微生物在一定的有氧环境下,把有机物转化为腐殖质。技术的关键就是生物菌剂及核心设备,让发酵过程加速,从原来半个月甚至一个月缩短为目前的七天时间。示范中心日处理能力达40吨,年产5000吨有机肥料。
项目的背后是强大的“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团队支撑。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循环研究院(苏州)院长、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李季长期从事有机废弃物堆肥处理、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农业农村部行业标准《有机肥料》(NY/T525-2021)今年6月1日起施行,李季是主要起草人之一。
有机肥替代化肥水稻增产14%
“餐厨垃圾中的东西都是从土地里来的,还是要回到土地中去。”俞仕福说。氮、磷等元素的生产生活废水过多,会造成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据估算,太湖一年流入1000吨磷,化肥的减量增效已成为大势所趋,有机肥料替代化肥,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可减少三分之一的磷。
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循环研究院(苏州)推广以厨余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有机堆肥,在生态水稻田农场开展安全验证试验和大田示范,在临湖镇建设了500亩的国内首个水稻生态农场。
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循环研究院(苏州)研究室副主任林永锋告诉记者,经过两年来的试验,结果显示,产品可有效替代化肥起到供应作物养分的作用,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提升,2020年有机水稻同比增产14%,亩产达1000斤,与常规生产模式的稻谷产量基本持平,且达到优质粳米二级标准,土壤和大米重金属、盐分等均未超标,而且有机水稻生产可以有效提高稻田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具体体现在益虫群落丰富、植物种类丰富、土壤微生物环境良好等方面。”林永锋说。
“种田也是一门技术。有机肥施肥是循序渐进的,第一年一亩地施肥880斤,第二年1000斤。同时,水稻基地开展稻田养蟹、生物降解膜除草等试验。”林永锋说,除了水稻生态农场,研究院在东山镇还有80亩枇杷基地。他说,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循环研究院(苏州)3年来培养了40多名生态农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主要围绕垃圾的分类和循环使用、微生物菌剂开发、垃圾资源生物处理技术、产物的田间利用等。包括生态农场、枇杷基地、示范中心在内,苏州的广阔城乡大地,都是学子们“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前沿阵地”。
企业联合高校创新科研转化
环太湖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示范中心由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循环研究院(苏州)与韩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而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循环研究院(苏州)的诞生,源自企业、行业技术升级的需求。
“我是东山人,之前做家电行业。2011年5月,我去了一趟新加坡,他们环境治理非常好。回来后,我就决定转型,那年8月开始启动餐厨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处理。”韩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韩跃国说,公司在发展中,一方面要不断提升研发实力,另一方面也想寻求外部力量,提升企业竞争力。在苏州科技部门牵线下,韩博环境科技与中国农业大学成功牵手。
2017年,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循环研究院(苏州)签约落地吴中区。研究院围绕有机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农业相关领域开展技术研发、平台建设、项目孵化、成果转化以及产业化,努力打造我国有机资源循环利用领域重要的创新研发和产业集群高地。作为新型研发机构,研究院投资主体多元,实行公司化运行,建立股权激励等机制,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
有机肥“新国标”带来发展新契机
城乡有机废弃物利用目前在我国尚处起步阶段。包括苏州、无锡、常州、湖州、嘉兴在内的环太湖地区生态意识强、市场主体活跃、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有条件、有基础、有实力为全国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作出示范。
2019年,受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委托,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循环研究院(苏州)编制了《环太湖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示范区建设方案》。去年,该方案获批并发布。同年,经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明确提出,将“环太湖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示范区建设”作为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江苏省也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中明确“建设环太湖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示范区”。
以临湖镇的示范中心为引领,“十四五”期间,环太湖地区将有269个镇建立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基地。在苏州,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目前,吴中区东山镇、金庭镇,吴江区汾湖高新区正在建设基地。其中,东山、汾湖预计今年11月前完成建设,一期处理能力都在40吨至50吨/日。
餐厨垃圾处理正开启新征程。根据农业农村部《有机肥料》新标准,经分类陈化后的厨余废弃物,经安全性评价后,可作为有机肥料使用。“我们呼吁农村垃圾分类进一步加快推进。”韩跃国说,相信有机废弃物利用的前景会越来越广阔。
与此同时,有机废弃物利用技术将不断升级。研究院还将向科技部申报国家有机废弃物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十四五”期间,研究院将申报三个课题,包括餐厨垃圾转化为水产养殖饲料,将秸秆、水草变为畜牧饲料,将蓝藻变成蛋白质原材料、饲料辅料,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有机废弃物利用的经济效益。
PREV: 餐厨垃圾的几种处理方法
<